我学院吴薇教授团队在食品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最新学术成果

    2023-03-29 13:02:56 作者:吴薇 来源:金沙9001w以诚为本          浏览数:0

  近日,金沙9001w以诚为本农产品质量质量安全风险因子防控团队吴薇教授在食品国际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一区Top,IF:9.221)发表了题为“A magnetic fluorescent spirochetes micromotor: Dynamic monitoring and in situ steriliza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的研究论文。我校为第一通讯单位,吴薇教授为通讯作者,2020级研究生孙霏霏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岛市科技惠民专项等项目资助。

  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广、传播快、危害大,是引起食品安全的主要污染因子之一。现有的液态食品中致病菌检测多采用抽样-分离-检测的三步法,检测结果只是针对某局部样本,较难对整批样本进行准确风险评估,因此建立原位、精准、快速的现场分析方法,并对污染区域进行快速杀菌处理,既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保证市场流通的安全性,保障食品安全与人民健康。

  本研究以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元件,以无毒碳量子点作为荧光信号载体、以聚多巴胺作为热敏元件,将这些功能分子组装沉积在磁珠表面,形成磁性分子捕获探针;再通过静电吸附作用附着于螺旋藻表面,成功构建了一种集荧光检测和原位热敏杀菌于一体的分子马达。以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 monocytogenes)为研究对象,在外部磁场的驱动下,该分子马达可以在液态乳中的精准螺旋运动,动态捕获靶标菌,检测灵敏度为4 CFU/mL。我们将该靶向热杀菌方法和巴氏杀菌方法进行了对比,通过圆二色谱对液态乳中蛋白质结构的测定发现,该近红外杀菌效率更高且对乳品的蛋白质保护效果更好。

  该研究构建的检测消杀方法适用于原位快速分析液态食品中的致病菌污染情况和近红外杀菌,为致病菌的现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对提高食品质量,控制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吴薇教授主要从事农产品食源性致病的快速检测及防控技术研究,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重点支持)课题、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创新团队等项目15项,发表科研论文46篇,授权发明专利12件(转让1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专利二等奖1项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荣获“互联网+”大赛国家银奖2项,“挑战杯”大赛国家二等奖2项。

分子荧光马达的构建及原位检测杀菌示意图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5400523003945

Baidu
sogou